低卡、無糖食品潛藏高鈉、增肥陷阱! | 發佈日期: 2011.09.30附件 |
飲食不當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當攝取過多的熱量超過身體所需,這些熱量就會轉化成體脂肪,囤積於身體內造成過重或肥胖。許多人減肥的方式從飲食做起,斤斤計較卡路里熱量攝取來控管體重。超商、速食業等都開始提供未包裝熟食的熱量相關資訊標示,讓民眾可以輕易記錄每天所攝取的熱量。 想吃又怕胖,低卡食品成了減肥民眾選擇的途徑之一,許多名人也都是藉由低卡零食來解饞維持身材,造成這類產品在市場上熱銷引領風潮。因此市面上標榜零卡、低卡、無糖等食品,成了許多廠商積極開發主打的目標。然而,藉由食用這些產品,真的能有助於體重控制達到減肥效果嗎?選擇這些低卡食品真的會減輕身體的負擔嗎?為瞭解目前市售低卡食品的宣稱現況,消基會購買5件低卡、8件無糖、5件零卡共18件食品樣品,為消費者分析宣稱零卡/低卡/無糖食品的迷思陷阱。
調查結果 商品熱量標示:45%與實際估算不符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針對營養標示中之熱量計算,方式為蛋白質之熱量+脂肪之熱量+碳水化合物之熱量(得扣除膳食纖維、及糖醇類之熱量),而蛋白質之熱量以4大卡/公克計算,脂肪之熱量以9大卡/公克計算,至於碳水化合物之熱量則以4大卡/公克計算。
經估算結果發現,本次抽樣18件樣品中,有8件實際熱量與包裝營養標示上的有所誤差,誤差分別為: (2)皇族 無糖牛軋糖 特濃牛奶 +73大卡、(3)皇族 無糖鳳梨酥 +58大卡、(4)皇族無糖燕麥巧克力蛋捲 +19.6大卡、(5)烘焙客 無加糖 玄米海苔手工餅乾 -21大卡、(6)烘焙客 無糖糖果 草莓 +5.2大卡、(7)布諾 無糖蔓越莓餅 +4.3大卡、(14)Swiss Miss 低卡牛奶巧克力粉 -62.5大卡、(16)寬鴻食品 高纖蒟蒻干 五香 +2.88大卡。其中 (2)皇族 無糖牛軋糖 特濃牛奶、(5)烘焙客 無加糖 玄米海苔手工餅乾、(14)Swiss Miss 低卡牛奶巧克力粉等3件超過誤差容許值±20%。此外(16)寬鴻食品 高纖蒟蒻干 五香,雖脂肪檢測值小於界限值每100公克不超過0.5公克得標示為0之標準,但飽和脂肪之檢測值0.32公克未小於每100公克不超過0.1公克規範,則脂肪應標出該檢測值,以避免造成消費者誤解。
從以上調查發現多項營養標示不符情形,有欺騙消費者之嫌,消費者光看商品上的標示熱量以為可以順利減重,殊不知實際所吃下的卡路里比你想像的多很多。
沒了糖分,那熱量呢?部分無糖食品的熱量相當於2碗白飯!
在所抽樣的8件無糖商品中,全數符合國家規定,但是熱量的來源除了醣類(碳水化合物)外,還包含脂肪、蛋白質。從樣本外包裝所標示每100公克所含的熱量分別為(2)皇族 無糖牛軋糖 特濃牛奶 337大卡(3)皇族 無糖鳳梨酥 345大卡(4)皇族 無糖燕麥巧克力蛋捲492大卡(5)烘焙客無加糖 玄米海苔手工餅乾 490大卡(6)烘焙客 無糖糖果 草莓 103大卡(7)布諾 無糖蔓越莓餅 394大卡來看,若將一整盒的無糖鳳梨酥或無糖燕麥巧克力蛋捲吃下肚,就等於吃下了2碗白飯的熱量。
這一類無糖產品雖然少了糖分的負擔,可解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的困擾,但其成分中的麵粉、奶油還是會造成熱量的產生。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不要有無糖就一定熱量低的迷思,若真想藉由卡路里控制體重,選購前還是需要注意商品上的營養標示。
低卡低多少?三樣產品不符標準!
在低卡的食品方面,樣本編號(8)蜜爾樂水果薄荷糖 250大卡(14)Swiss Miss 低卡牛奶巧克力粉 250大卡(16)寬鴻食品 高纖蒟蒻干 五香 308大卡等3件食品外包裝上營養標示的熱量,皆超過衛生署「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固體食品每100克所含熱量不得超過40大卡才能宣稱為低卡的標準。其中(14)Swiss Miss 低卡牛奶巧克力粉外包裝營養標示熱量為25大卡,乍看之下並未超過此規定,但其標示方法是以每份8公克顯示,消費者常會忽略此計算細節,而誤以為購買低卡的食品可以減輕身體的負擔。
零卡還是有熱量,多吃還是會胖!
同樣的在衛生署「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中,符合食品每100公克之固體(半固體)或每100毫升之液體所含該熱量不超過4大卡條件,得以「0」標示。但低於4大卡不表示完全無熱量,若將抽樣中宣稱零卡的食物整份計算,分別含有(10)泰山 冰鎮ZERO窈窕美茶 阿薩姆紅茶口味 8.48大卡(11)盛香珍 零卡果凍 葡萄口味 2.22大卡(12)黑松 Tea Free零?紅茶 19.44大卡。若消費者以為熱量低趨近於零,而大肆飲用不忌口,長期下來還是會累積熱量,無助於減重。
研究指出:代糖刺激增加食慾
美國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飲食習慣研究中心的心理學家研究顯示,人造代糖可能會混淆及擾亂調控食慾、進食、及能量消耗的正常生理系統。雖然我們的味蕾,對人造代糖的甜味感到滿意,但?乏了與甜味相關的卡路里,身體卻不滿意。人造代糖的甜味,會觸發身體去找尋與這味道相關的卡路里,而當發現卡路里並不存在的時候,身體的反應是增加食慾,來滿足所欠?的卡路里。(資料來源: Scientific American, February 11, 2008
http://www.sciam.com/article.cfm?id=artificial-sweetener-linked-weight-gain)
本次購買的18件樣品中,17件均有添加代糖,提醒消費者若想藉由這些代糖食品來控制卡路里的攝取,反而會適得其反,讓你想吃更多的東西、無法達到減肥控制體重的效果。
汽水骨質疏鬆 鈉含量高易水腫
市面上以零卡或低卡為宣稱標示的食物,多屬於飲料餅乾等零食類,雖滿足了口腹之慾但零食依舊是零食,不能替代正餐。零卡飲料多數以汽水及茶類為主;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碳酸飲料中的碳酸,容易跟含鈣食物結合成為碳酸鈣,因為碳酸鈣只會沉澱無法被人體吸收,會隨其他物體排出體外,喝多了會導致骨質疏鬆鈣流失。茶類則含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而使人體呈現興奮狀態,消除睡意。
提到低熱量食品,不得不聯想到蒟蒻。蒟蒻本身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且熱量低,能夠幫助腸胃蠕動且容易產生飽足感,是許多人拿來當減肥代餐的主食選擇。然而蒟蒻本身平淡無味,為了增加其口感及香味,市售許多蒟蒻相關產品,都添加不少調味料來提高產品賣相。(16)寬鴻食品 高纖蒟蒻干五香整份所含鈉含量高達2963.2毫克,當消費者不知不覺中吃完一整包就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2400毫克。且攝取高鹽、高鈉食物的人身體會不自覺的覺得口渴,不知不覺攝取較多含糖飲料;高鈉也會導致水分滯留在身體裡面、脂肪代謝變差,造成發胖危機。
消基會呼籲
* 營養標示有陷阱,言過其實要細看
從本次消基會抽樣調查發現,市售零卡、低卡食品的熱量標示,高達45%樣品與實際計算結果不符,可見市售食品的營養標示並非完全確實,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九條第一項:「對於食品、食品添加物或食品用洗潔劑所為之標示、宣傳或廣告,不得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之情形。」的規定,若業者確有違反情形,主管機關可依該法第二十九條,處業者四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業者限期回收改正,改正前不得繼續販賣;屆期不遵行者,沒入銷毀之。
一般民眾在購買食品時,很少會有閒工夫去仔細細算各項營養標示是否正確,若業者抱持這一心態而不嚴格把關、遵守規範,不僅有損商譽也會讓消費者失去信心。
另外,消費者在紀錄每天攝取的卡路里時,應照以下三步驟閱讀營養標示:
第一步:看食品的總重量(內容量)有多少?
第二步:看營養標示的計算基準值,並計算食品的份數。
第三步:將營養標示的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的數值乘以份數,才能正確計算出您所吃進的熱量及各種營養素的量。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局 第301期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減糖、減油、減脂肪,文字遊戲你上當了嗎?
最近洋芋片、穀片也紛紛推出熱量減少、脂肪減少或是以烘焙取代油炸的方式,讓消費者在吃這些原本高熱量的食品時能降低罪惡感。但是這些食物標榜的是「減」熱量、「減」脂肪,而非「低」脂「低」熱量,因此其營養標示的熱量多寡,並不在衛生署頒布的包裝食品規範中。另外很多食品也會以「輕」、「低」、「少」負擔等字眼,讓民眾在選擇此類商品時會有可減少身體負擔的錯覺。
* 食品添加物警訊頻傳,天然的最好
現在人追求「瘦即是美」審美觀,讓許多宣稱零卡、低糖等的食品應運而生。這些低糖、無糖、低卡、零卡等食品,為了保持食物的口感及味道,添加了許多色素與香料,長此食用下來不僅無益於健康,反而會因為攝取了太多化學成分而造成肝臟的負擔。 日前發生的塑化劑的風暴,讓台灣黑心商品而引起國際間的關注,不僅民眾人人自危,也影響到廠商的商譽,更嚴重打擊了消費者的信心,在各界開始思考食品添加物之必要性與安全性的同時,避免食用過多相信是最好的自保之道。
光靠低卡類食品是無法成功減重的,「少吃多動」才是不二法門,消費者也可選擇少油、少糖、少加工的食品,多吃天然的食物蔬果,除了計算卡路里外還要配合適當的運動,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毅力。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
阿斯巴甜
本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2012年8月15日) |
本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12年7月16日) |
阿斯巴甜[1] | |
---|---|
IUPAC名 N-(L-α-Aspartyl)-L-phenylalanine, 1-methyl ester |
|
英文名 | Aspartame |
別名 | NutraSweet®, Canderel®, 怡口健康糖 |
識別 | |
CAS號 | 22839-47-0 |
ChemSpider | 118630 |
SMILES |
显示▼
|
性質 | |
化學式 | C14H18N2O5 |
摩爾質量 | 294.3 g·mol−1 |
熔點 | 246–247 ℃ |
沸點 | 分解 |
危險性 | |
NFPA 704 |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來自25 ℃,100 kPa。 |
阿斯巴甜,別名阿司帕坦、阿斯巴坦,食品添加劑國際編碼: E951,化學名天門冬醯苯丙氨酸甲酯,是一種非碳水化合物類的人造甜味劑。由L-苯丙氨酸先與甲醇酯化後再和L-天冬氨酸縮合醯胺化產生。常溫下,為白色結晶性的粉末。因阿斯巴甜甜味高和熱量低,主要添加於飲料、維他命含片或口香糖代替糖的使用。許多糖尿病患者、減肥人士都以阿斯巴甜做為糖的代用品。但因高溫會使其分解而失去甜味,所以阿斯巴甜不適合用於烹煮和熱飲。[來源請求]
目錄[隐藏] |
[编辑]性質
此部分沒有列出參考或來源 |
阿斯巴甜為James M. Schlatter於1965年發現。這名化學家在G.D. Searle & Company工作。在合成製作抑制潰瘍藥物時,他無意間舔到手指,發現到阿斯巴甜具有甜味。由於阿斯巴甜比一般的糖甜約200倍,又比一般蔗糖含更少的熱量;一克的阿斯巴甜約有4千卡的熱量。但使人感到到甜味所需的阿斯巴甜量非常少,以致於可忽略其所含的熱量,因此也被廣泛地作為蔗糖的代替品。阿斯巴甜的味道和一般蔗糖的味道有所不同。阿斯巴甜的甜味與糖相比較,可延緩及持續較長的時間,但有些消費者覺得不能接受,因此某些消費者並不喜愛使用代糖。若將乙醘磺胺酸與阿斯巴甜混合,所產生的口感可能會更像糖。
阿斯巴甜在高溫或高pH值情形下會水解,因此不適用需用高溫烘焙的食品。不過可藉由與脂肪或麥芽糊精化合提高耐熱度。阿斯巴甜在水中的穩定性主要由pH值決定。在室溫下,當pH值為4.3時最為穩定,半衰期約為300天。當pH值為7的環境下,其半衰期則僅有數天。然而大部分飲料的pH值都介於3至5間,所以添加在飲料中的阿斯巴甜均很穩定。但當需要較長保存期限時,像是自動飲料機的糖漿,阿斯巴甜會和其他較為穩定的甜味劑混合使用,例如糖精或乳糖。用於粉狀沖泡飲料時,阿斯巴甜的氨基會和某些香料化合物上的醛基進行美拉德反應,導致同時失去甜味和香味。可以縮醛來保護醛基避免此狀況發生。
[编辑]使用
此部分沒有列出參考或來源 |
阿斯巴甜的使用在早期引起社會廣泛爭議。有些研究發現不能排除阿斯巴甜引發腦瘤、腦損傷以及淋巴癌等嚴重後果的可能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因此並未通過加入阿斯巴甜於食品中達數年之久。這些發現與製造阿斯巴甜的企業有明顯的利益衝突,在審批認證過程中引起很大爭議。1983年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逐漸放寬阿斯巴甜的使用限制,直至1996年取消所有限制。
日本從1983年通過阿斯巴甜可作為食品添加物。由於化學結構中包含胺基酸中的苯丙胺酸,苯酮尿症患者無法代謝此胺基酸,對於此疾病患者就必須避免接觸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每年銷售額多達十億美元,幾千件產品採用,包括兒童服食的維他命、鈣片。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的健怡可樂和新上市的零系可口可樂都是採用阿斯巴甜作甜料,更有部分飯店有提供阿斯巴甜供客人選用。
[编辑]爭議
[编辑]阿斯巴甜的安全問題
此條目的中立性和準確性都存在爭議。(2012年7月16日) 掛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對話頁說明本文準確性及正確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 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討論頁。 |
自從1976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使用以來一直飽受爭議,網路上流傳各種流言[2]和陰謀論[3],更有人聲稱阿斯巴甜的安全調查因利益關係而有悖原則。 [4][5][6] 1987年,美國審計總署裁定阿斯巴甜的安全審批流程符合規定。[4][7]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聲稱阿斯巴甜對健康有不良影響。 [3][8][4][9][10]
東北俄亥俄醫學院的心理醫生拉爾夫·沃頓(Ralph Walton)於1996年發布一項獨立調查稱工業資助的研究顯示阿斯巴甜無健康風險,而92項獨立研究中的84項顯示其有健康風險。 [11][12] 這項研究遞交給60分鐘欄目並在網路上引起廣泛關注。然而分析發現,拉爾夫·沃頓忽略了至少50份經過同行評議的安全調查報告,而他聲稱的「獨立研究」實際上是寄給編者的來信、案例報導、綜述文章、書籍章節而非公開發表的論文。 [13] 而由Ajinomoto(阿斯巴甜主要生產、供貨商)資助的阿斯巴甜信息服務機構反駁道,沃頓引用的批評阿斯巴甜的出版物中大多數都沒有涉及到阿斯巴甜或者沒有得出負面結論,有些沒有經過同行評議,有些則是小道消息或複製品。[14]
1974年,阿斯巴甜獲得在乾果中使用許可。[來源請求] 1975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組織一個特別調查組,重新審查 G.D. Searle公司之前提交的實驗。懷疑其實驗結果是「被操縱」。[來源請求]
經調查後,1977年,FDA要求美國律師辦公室對G.D. Searle提出起訴,訴因是「G.D. Searle在阿斯帕坦的安全性實驗中有意地誤傳所發現的事實,隱瞞實質性事實並做虛假陳述」不久,G.D. Searle聘請美國國防部長Donald Rumsfeld 為 CEO,其後兩次因主控官被代表G.D. Searle的律師事務所聘請了,而拖延審訊。從而造成這一指控的訴訟時效期滿,而被迫終止起訴。[來源請求]
之後,FDA一直拒絕批准使用阿斯巴甜作為代糖。直到隆納·雷根總統上任後,他解僱不批准的FDA委員,並建立調查小組去決定是否准許使用,並委任Donald Rumsfeld的朋友Arthur Hull Hayes醫生為FDA陪長。[來源請求]在調查小組成立的不久,就批准阿斯巴甜使用在碳酸飲料上。其實當時有許多委員反對,但 Hayes 醫生否決他自己的調查小組的決定,批准使用阿斯巴甜。1983年7月1日,國家軟性飲料協會(NSDA)起草一個反對提案,表示 Searle 公司並未提供阿斯巴甜在碳酸飲料中的降解產物之安全性證據。在此疑雲下,Hayes 醫生於1983年9月辭職,並轉到G.D. Searle公司的公關機構任職[15][16]。而阿斯巴甜正是由G.D. Searle公司發明,至少擁有70個阿斯巴甜的生產專利。
[编辑]健康問題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把阿斯巴甜描述為「研究最徹底的食品添加劑之一」,其安全性「毋庸置疑」[17]。 有一些通過電子郵件傳播的網路流言宣傳說阿斯巴甜可能引起多種疾病[10],然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調查顯示並沒有流行病學證據可以驗證阿斯巴甜能引起重大傷害或嚴重風險。[18]
[编辑]攝入
歐盟食品科學委員會限定阿斯巴甜日容許攝入量為40毫克每千克體重[19]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則限定為50毫克每千克體重[20]。 一罐355毫升無糖可樂約含180毫克,對於一個體重75公斤的成年男性而言需要飲用大約21罐(7.3升)無糖可樂才能達到FDA規定的50毫克每千克體重的攝入上限。[20]
[编辑]代謝
阿斯巴甜在體內迅速代謝為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即使大量攝入阿斯巴甜(200毫克每千克體重),在血液內也不能檢測到阿斯巴甜。[9]
由阿斯巴甜提供的天冬氨酸僅占人體每日所攝入量的1~2%。雖然天冬氨酸和一些胺基酸(如谷氨酸)聯合作用可能對神經細胞造成損傷,但研究表明阿斯巴甜並無神經毒性[9],而通過阿斯巴甜攝入的天冬氨酸無法達到足夠產生毒性的劑量。[21]
甲醇在體內代謝為甲醛,進而氧化為甲酸,以甲酸形態在體內停留時間最長,因此被認為是甲醇毒性的作用機理。但由阿斯巴甜提供的甲醇不會引起嚴重健康問題。首先,阿斯巴甜提供的甲醇少於果汁和柑橘類水果,而啤酒等發酵類飲品中甲醇含量更高。然後,阿斯巴甜產生的甲醛量遠遠小於人體正常飲食產生的甲醛量,哪怕以最大劑量攝入阿斯巴甜,在血液中甲醛和甲酸濃度並無明顯升高[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