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玩具"巴克球"藏殺機 陸童誤吞險胃穿孔
誤吞7顆"巴克球" 童拖3天腸道穿孔!
20180713中天新聞 1歲童誤吞18顆「巴克球」 緊黏腸道穿孔
2019-03-11 12:22:07
〔記者陳宜加/台北報導〕台灣稱為「巴克球」、「魔幻磁力珠」的兒童益智玩具Buckyballs,由於磁力強大,國內外已發生多起因誤吞造成腸胃穿孔、血液中毒案例,行政院消保處與經濟部研擬加強管理,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將巴克球納入應施檢驗玩具商品。
消保處表示,巴克球宣稱「什麼都能變、什麼都不奇怪」,可以任意變換組合形狀,被評為具有開發左右腦創造力、增強邏輯推理能力,業者也常以益智玩具行銷,但巴克球磁珠磁力高達4000高斯以上,是國際規範標準的80倍,因磁力強大且體積小,兒童可能誤吞食,造成嚴重健康危害事件,潛藏危險不容小覷。
根據美國CPSC事故案件資料顯示,一旦兒童吞食巴克球磁珠,可能造成胃或腸道穿孔、血液中毒、甚至死亡。根據統計,日本截至去年共計124件兒童誤吞案例、美國2017年也有109件;其中,3歲以下兒童在日本占8成、美國也有53%,又以1歲左右幼童占最大宗。
消保處101年協調經濟部,依商品標示法要求業者在產品上標示「不得吞食」等警語,但106年至去年間,國內仍發生3起兒童誤吞食巴克磁球,導致腸道缺血、穿孔等事故,顯見針對巴克磁球的管理強度已有不足。
為維護兒童的健康與安全,消保處召開多次會議,要求經濟部應加強管理措施,訂於今年10月1日起,將巴克球納入應施檢驗玩具商品,業者須經檢驗合格才能在市場陳列銷售;同時將加強市場抽驗,雙重把關。
消保處提醒消費者,購買巴克球務必注意警語標示,且應避免14歲以下兒童、尤其3歲以下幼童,將具有強力磁性的小磁鐵放入口、鼻,以免造成危害;另呼籲家有幼童者,一旦發現兒童誤吞或吸入磁性零件,應立即送醫進行救治,避免延誤救治造成更嚴重傷害。
中國時報【許俊偉╱台北報導】
宣稱什麼都能變、什麼都不奇怪的巴克球因可任意組合形狀,被認為可開發左右腦創造力,但在美國卻發生數十起誤食死傷案,美政府正透過行政訴訟要求禁售,國內至今卻未列應檢驗品項。行政院消保處昨協請經濟部立即查處,發現標示違規即應下架至改善為止。
巴克球磁珠體積比MM巧克力還小,但磁力高達四千高斯以上,是國際玩具標準不得超過五十高斯的八十倍,若不慎誤食,因超強磁力在胃腸內相吸,可能造成胃或腸道穿孔或血液中毒,甚至死亡。消保處昨天將磁珠放在豬腸內模擬,腸內磁珠相吸後,真的將腸子黏在一起。
消保處參議王淑慧說,日前接獲外館通報,Buckyballs(台灣稱巴克球或魔幻磁力珠等)二○○九年至今已在美國發生數十起誤食死傷案,美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在二○一○年要求產品加註警語,今年還透過行政訴訟盼全面境內禁售。
但這種磁珠在國內不屬玩具,未列應施檢驗品項,也不受玩具標示基準規範,市售的巴克球磁珠因而大多標示不合格,也沒警語,網拍平台還有賣家以玩具類販售,威脅兒童安全。
消保處已協請經濟部依商品標示法查處,只要發現標示不合格,應限期改善,並要求業者暫時下架,目前並無要求全面禁售。
消保處提醒,巴克球是能發揮創意的益智型產品,但潛藏致命危機,不宜視為玩具,業者應比照美國,在包裝標示警語,家長應避免十四歲以下孩童將超強磁力的磁珠放入嘴巴或鼻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