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3 21:1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來網傳「榮總內科主任吳文清醫師」的實驗報告,內容教導民眾飲用冰過的58°高粱酒「可殺癌細胞」,榮總出面對此澄清並無此位醫師,且該做法並無醫學根據,民眾若飲酒過量對健康造成影響得不償失,切勿以訛傳訛。

  • 假的!近來網傳「榮總內科主任吳文清醫師」的實驗報告,內容教導民眾飲用冰過的58°高粱酒「可殺癌細胞」。(圖擷取自LINE群組)

    假的!近來網傳「榮總內科主任吳文清醫師」的實驗報告,內容教導民眾飲用冰過的58°高粱酒「可殺癌細胞」。(圖擷取自LINE群組)

  • 造假的「榮總內科主任吳文清醫師」實驗報告指出,「58°高粱冰過後會變成鹼性水,每天飲用對任何人都有益」。(圖擷取自TVBS)

    造假的「榮總內科主任吳文清醫師」實驗報告指出,「58°高粱冰過後會變成鹼性水,每天飲用對任何人都有益」。(圖擷取自TVBS)

  •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亦表示,民眾若長期飲酒,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心律不整。(圖擷取自TVBS)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亦表示,民眾若長期飲酒,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心律不整。(圖擷取自TVBS)

根據《TVBS》報導,「榮總內科主任吳文清醫師」的實驗報告指出,「58°高粱冰過後會變成鹼性水,每天飲用對任何人都有益」、還能「釋放一種苦澀的抗癌物質」、「只會破壞惡性腫瘤細胞」,且內含「檸檬酸和檸檬多酚,能調整高血壓、有效預防深靜脈栓塞」。

榮總對此指出,院內並無「吳文清醫師」,且內容說法缺乏根據,呼籲民眾不要以訛傳訛;台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亦表示,民眾若長期飲酒,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心律不整,且75°的酒精才有殺菌效用,但人體不可能飲用如此高濃度酒精,易損害食道黏膜。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2017-04-24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網路流傳「冰的58度高粱酒會變成『鹼性水』,每天飲用對任何人都有益,還能釋放出一種苦澀抗癌物質,這是在醫藥領域有效治療癌症的最新進展,對囊腫及腫瘤產生影響,被證明能夠補救所有類型的癌症,而且只會破壞惡性腫瘤細胞,不影響健康細胞」;對此,醫師、營養師均澄清並無此事,呼籲千萬不要相信。

  • 醫師、營養師均澄清,網路流傳冰的58度高粱酒可抗癌訊息並不正確。(記者林惠琴攝)

    醫師、營養師均澄清,網路流傳冰的58度高粱酒可抗癌訊息並不正確。(記者林惠琴攝)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表示,第一次聽到喝高粱酒抗癌的說法,推估可能是癌症屬性多偏酸性,因此有了用鹼性液體可以中和、改善病況的說法,但實在是「太天真」,強調飲酒過量反而可能危害健康,例如傷肝,甚至提高罹癌的風險,民眾不要輕易嘗試。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也指出,一般人體內的血液多呈弱鹼性,除非有一定特定疾病,才可能導致偏酸性。不過,對於這種情況,飲用鹼性水並無法達到改變體質的效果,充其量只是增加補充水分,更別說是具有抗癌效果。

鄭欣宜更強調,酒類的熱量非常高,若以58度的高粱酒計算,100CC就約400卡,且酒精是屬於空熱量食物,並沒有任何營養成分,飲用過多不只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酒精性脂肪肝的機會,且罹患口腔癌、食道癌等頭頸部癌症,以及腸胃道癌症的風險均會提高,能夠抗癌的說法是不正確的資訊。

王正旭提醒,萬一不幸被醫師確診為癌症,先不要過度悲觀,因為現在不論是醫療技術或藥品療效均較過去有長足的進步,只要聽信醫囑、接受治療,就有機會提高治癒率與存活率,但若是聽信偏方,只怕浪費時間,恐延誤治療、不利病情。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原始謠傳版本:

榮總醫院 內科主任 吳文清醫師 實驗報告:
今天喝了冰的58c高梁酒了嗎?⋯
如果以前不喝,今天開始為了健康;
我們都必須嘗試跟58c度高梁酒做朋友了,
不過千萬不要過量…
*******************
冰的58c高梁酒可以救你一輩子: 再忙也要看 然後 把愛傳出去!
冰58c高粱酒… 只殺癌細胞! 58c高梁酒冰過它會變成[鹼性水]
每天飲用對任何人都有益. 冰58c高梁酒
能釋放一種苦澀抗癌物質,這是在醫藥領域
有效治療癌症的最新進展,冰58c酒對囊腫及腫瘤產生影響
被證明能夠補救所有類型的癌症,用58c酒萃取物,
這種類型的治療只會破壞惡性腫瘤細胞,
它不影響健康的細胞 ,另… 冰58高梁酒內的檸檬酸和檸檬多酚,
能調整高血壓有效預防深靜脈栓塞。
調整血液迴圈 減低血液凝塊
看完告訴別人把愛傳出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egareveryday 的頭像
    vinegareveryday

    每天吃醋

    vinegarever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