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ptt.cc/bbs/Beauty/M.1589336320.A.6F5.html?fbclid=IwAR1Yzv7XyEoMOTWkwJZq2PWFDjUCu-RXjGNVH8sENyhZZJu0idk_uNiFEDQ

文 / 謝明彧

2018-09-28

今年獲得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Most Young Scholar Fellowship)表彰的成功大學土木系助理教授洪瀞,有著世界排名前十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還拿過幾乎不會給「非美國人」的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獎學金,然而14歲就到美國當小留學生的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回到台灣服務。

三年前,30歲的洪瀞離開高薪的國際半導體設備大廠,回到台灣。

在美國14年,也讓他觀察到台灣和美國兩地教育上的差異。而在16歲那年的一件事,更徹底改變了他看事情的角度,埋下長大後決定回台服務的一個引子。

當全班機客人都在等你一個,登機剎那大家會有什麼反應?

在2000年的那個年代,台灣還沒有直飛紐約的班機;當時多半需停靠美國西岸機場再轉機或是在安克拉治機場加油上起飛。

約末是他16歲的那一年,有一次要要到美國,剛好洪瀞搭乘的班機抵達西岸機場已嚴重誤點,轉機的飛機也過了起飛時間。

他下飛機後,看著腕上的時間,不自覺感嘆「天公伯呀!」重拾精神後,尋著轉機方向,意外發現有一組人員竟等著接應他,帶領趕往早已應該起飛的飛機。

一路快速通關,洪瀞很快抵達了登機門,但內心卻忐忑不安,因為他知道所有乘客都在等他一人上機,很擔憂上飛機時,會遭受到各種冷眼冷語。

沒想到,但洪瀞登上飛機的那一刻,他不僅沒有看到乘客憤怒、鄙視的眼神,反而聽到所有人鼓掌歡迎他,齊聲喊著:「你辦到了,太棒了!」(You made it; good job!)

不是白眼、不是暗罵,全機竟然是歡迎與鼓勵一位遲到、讓大家等了又等的小乘客;原以為會被討厭,竟然受到英雄式的歡迎!這次事對洪瀞影響甚大,他發現:「在每一件事情上,你都有可能成為一位英雄人物!」

當被問到「How are you?」,你的下一句是什麼?

NASA獎學金得主捨棄高薪,30歲回台致力鼓勵式教學

從台灣到美國、如今再回到台灣,洪瀞覺得,在台灣,大家常在網路發表對某些事情的看法,但多半偏向「負面與否定」,不管什麼事情,很多人都是「先批再說」,看哪裡不好、哪裡該罵。

但在美國生活多年,洪瀞發現,美國教育比較常是「發現你哪裡做得好」,鼓勵小孩說出自己的意見,然後找出其中表現好的地方,再給予肯定,讓小孩更有自信、更樂意朝自己做得好的那方面去加油。

他再舉一個在美國生活後、對台灣和美國一個非常日常問句的觀察,那就是「How are you?」

「How are you?」是基本的生活對話,在台灣,很多人聽到這句英語,秒速直覺回應就是「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這或許是課本裡的標準答案,但這真的是這個問題想要的答案嗎?

洪瀞說,在美國,如果有人這樣提問,可以很大方並開心分享自己如何度過一個精彩的周末,例如遠方旅行、參與一場熱鬧非凡的party(crazy night)、或者如何與家族親友聯絡感情。

這樣的回答,在西洋文化裡,總能很自然獲得聽者的正面鼓勵,讚賞你的開放、樂於分享,更能帶動影響在場的朋友們,也開始分享更多周末的趣聞趣事。假使你的週末活動,對社區或朋友圈有正向貢獻,你還會受到英雄式的鼓舞。

「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不同的回應卻可以創造出很不一樣的結果,」洪瀞表示,這也是他回到台灣、在成功大學當老師,最想做的一件事:給學生更多的指引和引導,讓學生從老師那邊,得到的是「肯定與建議」,而不是「否定與批評」。

台灣教育最大弊病:看學生著重在「你哪裡做不好」

NASA獎學金得主捨棄高薪,30歲回台致力鼓勵式教學

或許是因為台灣的教育偏向考試與權威,因為習慣有標準答案,「找出錯誤」變成大家從小到大的學習經驗,於是看事情習慣朝「對方哪裡做不好」去看,然後自己跳出來「指正對方」。

然而許多事情和做法,有不足之處,但也一定有好的地方,如果只是針對不足處持續否定,只會限制一個人學習的興趣與意願。

「鼓勵,才能讓人成長,」洪瀞說,很多人都說台灣大學生一代不如一代,但從美國回到台灣,他覺得完全不是這樣,而是以前和現在的環境不一樣了,學生面對的問題也不一樣了。

例如以前的學生沒有電腦、沒有google、也沒有隨時手機一滑就能馬上聯絡到各地朋友的社群網站,「現在年輕一代的『絕對能力』,比以前的人好上太多!」

以前學生可能因為資訊取得不那麼容易方便,外在機會也沒那麼多,必須花很多時間去準備、選擇了比較難以再變;但現在學生的外在環境條件愈來愈好、資源愈來愈多,各種資訊網路上一點擊就有,學生遇到的問題反而是「選擇太多」,什麼都有、這也很好、那也很好,反而不知道自己要選什麼?

「這時更需要老師給予指引和鼓勵,讓他們發現自己有自信、有能力的地方,」洪瀞說,自己回台灣最大的目標,是「創造一個人與人之間能夠經常互動且相互鼓勵的環境」。而想要開創這樣的環境,必須先從日常生活中去嘗試,就像當年自己在美國,遇到大家對遲到上飛機的最後一位乘客的歡呼,或對「How are you?」問候語之後,勇於分享自己生活的人稱讚一樣。

「先把環境變成梧桐,鳳凰才會來棲」,洪瀞說,如果在台灣,老師與大人能給予學生更真誠的教導、更多的理解、更充分的坦承,協助與帶領他們走向好的方向,當大家能轉換看事情的角度,用鼓勵替代批評,去看見每個人值得發展的地方,當愈來愈多人朝這方向努力,台灣一定會愈來愈好。

「我一直想回台灣做這件事情,這比賺多少錢,更值得投入一輩子,」洪瀞說。

https://www.gvm.com.tw/article/46130

 

 

 

https://tw.observer/p/233656696

 

 

https://researchoutput.ncku.edu.tw/zh/persons/ching-hung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2532/

 

 

EXPERIENCE / 經歷

2019- Associate Professor, Dep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NCKU)

          • MOST Young Scholar Fellowship / 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
          • MoE Higher Education Sprout Project / 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
          • Excellent Advisor Award, College of Engineering / 優良導師

2019- Director, Internationalization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OIA) / 國際處國際化資訊與服務組組長

2019 Visiting Professor, Stanford University, USA / 美國史丹佛大學客座教授

2018 Visiting Professor, Disaster Prevention Research Institute, Kyoto University, Japan / 日本京都大學災防研究所客座教授

2017- Joint Professor, Natural Hazards Mitigation &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Master Program, NCKU

2014-15 Sr. Design Engineer, ASML Holding N.V.

2013-14 Civilian Service, Taiwan Provincial Consultative Council

 

 

 

EDUCATION / 學歷

2013 Ph.D. Columbia University, U.S.A. /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博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egareveryday 的頭像
    vinegareveryday

    每天吃醋

    vinegarever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