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rofessorlin.com/2016/11/21/%E6%8A%97%E6%80%A7%E6%BE%B1%E7%B2%89%E6%8A%97%E7%99%8C%EF%BC%9F/?fbclid=IwAR2rx2jyGRZqDnmJDw0BRPXsuoAKKGK2ExW8GZjOdbf_rP0azD6D649jpVQ

科學的養生保健 林慶順教授

上禮拜有位好友寄來一個「吃飯抗癌」的電郵。其實,我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收到類似的電郵,也上網收集了一些相關的資訊。其中有如下三個「大嘴巴」標題:

醫學新發現:腸癌剋星存於常見食物。米飯加它就是抗癌米飯

白飯千萬別「趁熱吃」,放涼吃能減肥,還能控血糖控血脂!

白飯千萬別趁熱吃,「放涼吃」最科學!

根據這些網路文章,「吃冷飯能抗癌」的說法,是來自於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節目中的醫學專家。又說,吃冷飯是日本人長壽的原因。

這些文章也有解釋說,米飯中有一種可以對抗腸癌的物質,叫抗性澱粉,煮熟的米飯只有放涼之後,才會產生更多抗性澱粉。

那,抗性澱粉到底是啥東西?為什麽米飯放涼之後,才會產生更多抗性澱粉?抗性澱粉真能抗癌嗎?

食物中的澱粉,絕大部分是會在小腸裡,被分解成葡萄糖。但有些由於有外膜保護,或有緊密的結構,能逃過被消化酶分解的命運,從而得以進入大腸。這就是所謂的抗性澱粉。

煮熟的米飯放涼後,裡面的澱粉結構會變得比較緊密,從而比較能避開被消化的命運。這也就是為什麽,冷飯會有較多的抗性澱粉。

的確,有非常多的科學報告說,抗性澱粉在大腸裡會被細菌發酵,轉化成短鏈脂肪酸,從而有減肥,控血糖,控血脂,抗癌,等等功效。

問題是,絕大多數有功效的證據,是來自於動物實驗或一般觀察(沒有統計學分析)。

真正以人為研究對象的臨床試驗,是少之又少。

以大腸癌為例,總共也只有兩篇臨床報告。它們是分別發表在兩個頂尖的醫學期刊裡(“新英格蘭”及“手術刀”)。

在2008年發表的研究裡,有727個帶有大腸癌基因的人,被分配成兩組。一組吃抗性澱粉,一組吃安慰劑。結果,這兩組人得大腸癌的機率,沒有差別。

在2012年發表的研究裡,有463個帶有大腸癌基因的人,接受調查。結果,吃抗性澱粉,跟吃安慰劑的兩組人,得大腸癌的機率,沒有差別。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這兩個研究裡的調查對象,是帶有大腸癌基因的人。所以,它們的調查結果,可能不適用於一般人。

沒錯,這種說法是合理。只不過,一般人得大腸癌的機率不到5%。所以,如果要以一般人做為調查對象,那就需要篩檢數千人,甚至數萬人。

我想,抗性澱粉應該沒有重要到,會有研究機構願意出資(數百萬美金)贊助這樣的調查。

不管如何,大多數人都知道,吃蔬菜,水果,豆類的飲食方式,是早已被證實可以降低大腸癌的風險。

那,你是要選擇吃蔬果豆類,還是吃冷飯?

 

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1949

 

一項發表在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雜誌上的研究證實:食用抗性澱粉,可以幫助降低與紅肉飲食有關的大腸癌風險。在這項研究參與者有23名學員,年齡在50~75歲。飲食模式A: 每人給予含300g紅肉瘦肉的飲食;飲食模式B: 300g紅肉瘦肉的飲食+丁酸抗性澱粉配方。每人都會參與A、B兩種飲食模式,其中一種飲食模式進行四週後,再換到另一種。研究人員會觀察參與者的特定microRNA分子,這個分子的含量多寡與大腸癌的發生以及細胞增殖具密切相關性。結果顯示在單獨的高紅色肉類的飲食中,大腸直腸組織裡特定的microRNA分子濃度較高,而當受試者吃了加入抗性澱粉的飲食,其特定microRNA分子濃度則下降。

抗性澱粉具有與膳食纖維類似的功能,由於不易被消化吸收,故熱量極低,且又具有飽足感,其功能包含幫助減重、維持血糖、降低膽固醇、維持腸道健康,以及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日常飲食增加抗性澱粉的方法如下:

  1. 以全榖根莖類取代精緻主食,例如:包括地瓜、馬鈴薯、糙米、玉米、 義大利麵、燕麥、全麥麵包、薯類及各種穀物。
  2. 縮短烹調時間(但要避免油炸),可以保有較多抗性澱粉。
  3. 煮熟的主食放涼後再吃,例如:壽司醋飯、馬鈴薯沙拉、或烤吐司放涼等。或是主食冷卻後再回溫,例如隔夜飯再加熱。

提醒您,食物經過反覆加熱冷卻,雖然可獲得較多的抗性澱粉,但也會造成維生素、礦物質流失,也需評估該食物的其他營養素,再考慮是否反覆加熱 。

其實抗性澱粉大多存在非加工非精製的全穀根莖類,而預防大腸直腸癌除了選擇非精製化的主食之外,別忘了吃足量的多色蔬果、 選擇好油、蛋白質不過量以及適度的運動。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731/post/201803290019/%E7%99%BD%E9%A3%AF%E6%94%BE%E6%B6%BC%E5%86%8D%E5%90%83%E8%83%BD%E6%B8%9B%E9%87%8D%E3%80%81%E9%98%B2%E7%99%8C%EF%BC%9F%E9%97%9C%E9%8D%B5%E5%9C%A8%E3%80%8C%E6%8A%97%E6%80%A7%E6%BE%B1%E7%B2%89%E3%80%8D

 

林芷揚

健康

達志

2018-03-29

網路消息指出,將熱騰騰的白飯放涼以後再吃,冷飯會產生較多「抗性澱粉」,熱量較低,有助於控制體重,還能穩定血糖、預防大腸癌。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嗎?

米飯是國人的主食,也是富含澱粉的食物;澱粉吃下肚之後,經過消化吸收,就會轉變為葡萄糖,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也是維持身體功能正常運作的必備物質。

 

因此,即使為了控制體重和血糖,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之下,仍需適量攝取澱粉。

 

不過,澱粉當中又有一種「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其特性和一般澱粉不同。衛福部食藥署資料指出,抗性澱粉不會受到小腸的澱粉分解酵素作用,進入大腸之後,則會被腸道菌叢發酵,轉變為短鏈脂肪酸,功能類似膳食纖維。

 

抗性澱粉較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一般澱粉的熱量是每公克有4大卡,抗性澱粉的熱量則是平均每公克約2.8大卡。

 

至於抗性澱粉的來源,可以分成4種,其中一種就是煮熟後放涼的米飯、麵包,其澱粉會在加熱後冷卻的過程中老化、結構改變,轉變為抗性澱粉。因此,吃冷飯所攝取的熱量,確實比剛煮好、熱呼呼的飯還要少一些。

 

不過,冷飯當中的澱粉並不會全部轉變為抗性澱粉,且有研究發現,真正轉為抗性澱粉的量恐怕有限。

 

因此,若是為了減重,適量攝取放涼的米飯,雖然有助於控制熱量、增加飽足感,但仍要注意食用的飯量、其他澱粉類食物的攝取量,以及一整天攝取的總熱量等,並搭配均衡營養、適度運動,不能光靠吃冷飯就達到顯著的瘦身效果。

 

至於抗性澱粉穩定血糖、預防大腸癌的說法,可以這樣來看:由於抗性澱粉的消化速度較慢,確實能幫助維持餐後血糖的穩定;而抗性澱粉在大腸被發酵後,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對預防大腸癌有一定的幫助。

 

然而,癌症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恐怕不是單一原因造成。若要預防大腸癌,除了抗性澱粉之外,適量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果也很重要,而適度運動、飲食均衡等良好生活習慣更是不可或缺。

 

而且,五穀飯、雜糧麵包等全榖雜糧類的主食,抗性澱粉的含量也比精緻的白飯高,未加工的種子、豆類也含有較多的抗性澱粉,並非只有冷飯才吃得到。

 

建議想要控制血糖、預防大腸癌的民眾,用餐時可以選擇糙米飯、五穀飯,並補充多種顏色的新鮮蔬菜,其中豐富的膳食纖維,同樣能發揮穩定血糖、預防癌症的輔助效果。

 

另一方面,營養師王子南補充,米飯放冷後的抗性澱粉含量,與稻米的品種也有關係。比如,製作油飯、米糕、年糕、麻糬、紅龜粿等常用的長糯米或圓糯米,含有大量的支鏈澱粉,其結構不易老化,因此就算加熱後放涼,抗性澱粉的比例也不高。

 

https://www.mingpaocanada.com/healthnet/content.php?artid=6449

飯菜放涼吃 真的較健康嗎

[2017-08-07]

有傳言謂飯不要趁熱吃,要在煮熟後打開鍋蓋,用勺子把米飯攪鬆讓米飯散熱,待米飯到溫和的溫度才吃,原因是米飯中有一種稱為抗性澱粉的物質,煮熟的米飯只有在放涼之後才會產生更多抗性澱粉,並謂抗性澱粉不容易轉化成糖類,有益減肥及較易於控制血糖,對預防腸癌也非常好。‘

抗性澱粉這個概念來自1970 年代的研究,根據澱粉在人體內的消化特點,營養學家把澱粉劃分為三類:一是「快消化澱粉」,其消化和吸收速度特別快,導致血糖急劇升高,身體需要分泌大量胰島素來平衡血糖水平;二是「慢消化澱粉」,其消化和吸收的速度就慢得多,只引起少量胰島素的分泌;三是「抗消化澱粉」,又叫抗性澱粉,較難被人體消化就像纖維一樣,不會在胃及小腸被消化和吸收,只有進入大腸後才能被微生物發酵。不是所有抗性澱粉都是相同的,其實,抗性澱粉分為四類:

( 一) 澱粉呈抗性,因為是藏在纖維細胞壁內,例如五穀、種籽及豆類等;
( 二) 澱粉呈抗性,因為結構不為消化酶所分解,例如生的馬鈴薯及未熟( 青色) 的香蕉等;
( 三) 澱粉呈抗性,因為某些含澱粉的食物經煮熟後放涼,放涼時部份容易被消化的澱粉經「回生過程」回復成為較難被消化的澱粉,例如馬鈴薯和米飯等;
( 四) 經加工過程製成的。

食物在加工及煮食過程會影響所含天然抗性澱粉的含量,例如,全穀麥的抗性澱粉含量為百分之十四,但研磨的麥粉的抗性澱粉含量只得百分之二,飯的抗性澱粉含量也會因研磨及煮熟而減少。此外,煮飯時加入過多的水也會令所含的澱粉糊化、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不過,將糊化的澱粉冷卻會經回生過程成為較難消化的抗性澱粉,將煮熟的馬鈴薯放涼也會增加所含抗性澱粉的含量。

抗性澱粉對健康有好處,是因為它們不在胃和小腸被消化和吸收,而是直達大腸,為大腸內的益菌提供養料,並製做出多種對健康有益的物質,包括短鏈脂肪酸:醋酸鹽、丙酸鹽和丁酸鹽等,尤其是丁酸鹽能改善腸胃的功能,並能預防大腸癌。此外,抗性澱粉能改善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血糖的水平,尤其是餐後的血糖水平;抗性澱粉所含的熱量比普通澱粉所含的低,且會增加飽滿感而令人少吃。

很多食物都含豐富的抗性澱粉,包括生的馬鈴薯、煮熟後放涼的馬鈴薯、未熟( 青色) 的香蕉、多種豆類等,不要過量進食抗性澱粉,因為會導致腸胃脹氣及不適。

回頭再說,米飯放涼之後才食用確會增加能預防腸癌的抗性澱粉,但米飯放涼之後才吃對身體也會產生不良的後果,涼米飯是較難消化的,正常人都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消化,對本身消化能力不太好的人、譬如小孩及中老年人,這就只會加重腸胃消化和吸收功能的負擔了,況且,就算涼米飯多含一些抗性澱粉,但每一個人一餐飯又能夠多吃多少抗性澱粉呢?

現在,不時就有食物都被稱作「抗癌食物」,但是單憑某幾種所謂「超級食物」的作用是完全不可靠的,單靠吃某一、兩種食物並不能達到防癌及保健的目的,能提供均衡營養的平衡膳食才是,要做到「兩高一低」:高維生素、高纖維、低脂肪( 尤其是飽和和反式脂肪),維生素主要來自新鮮水果蔬菜、而不是保健品或營養補充劑,纖維素存在於水果蔬菜和粗糧中,控制脂肪應少吃豬、牛、羊等紅肉,而代之以雞、魚等白肉,還要儘量保證飲食多樣化,在這個基礎上才適量多吃某些食物。

http://shipin.people.com.cn/BIG5/n1/2017/0214/c85914-29079838.html

求証:冷米飯抗癌不現實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營養學部委員會委員、教授 劉明

2017年02月14日08:27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最近,有關如何制作“抗癌米飯”的話題引發熱議。有說法稱,“米飯中有一種可以對抗腸癌的物質叫抗性澱粉,煮熟的米飯隻有放涼之后才會產生抗性澱粉。所以米飯煮熟后打開鍋蓋,用勺子攪動,散熱待米飯涼后再吃,有利於預防腸癌。”還有觀點認為,“椰子油中所含的月桂酸能改變澱粉結構。蒸米飯時添加椰子油,讓月桂酸和米粒中的澱粉產生融合,有助於產生抗性澱粉。這樣的米飯更適合糖尿病人食用,既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又可以起到抗癌作用。”吃這樣的米飯真能達到抗癌效果嗎? 

  先給大家解釋一下傳言中提到的名詞——抗性澱粉。根據澱粉在人體內的消化特點,營養學家把澱粉劃分為三類:一是快消化澱粉,其消化吸收速度特別快,升高胰島素效果最強﹔二是慢消化澱粉,其吸收速度要慢得多,隻引起胰島素少量分泌﹔三是抗消化澱粉,又叫抗性澱粉,很難被人體消化,就像纖維一樣,帶來的熱量很少,隻有進入大腸才能被微生物發酵。跟前兩類澱粉相比,抗性澱粉有助清腸通便,對便秘的人很有幫助,並且在大腸中能夠促進有益菌的增殖,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有助降低腸癌的發病風險。 

  米飯放涼后,澱粉分子就會重新聚攏,向生的方向回歸,發生黏度下降、硬度上升等變化,這就是所謂的“老化回生”,產生更多的抗性澱粉。也有研究表明,蒸米飯時,先在開水中加入一茶匙椰子油和半杯米,小火蒸40分鐘,接著,把蒸熟的米飯放進冰箱冷藏12小時。與傳統方法相比,這種方法煮出的米飯中,抗性澱粉含量增加了10倍。所以從理論上講,傳言中提到的兩種米飯在預防腸癌方面可能略高一些。但值得注意的是,米飯該熱著吃還是涼著吃,應視個人生理狀況和消化能力而定:對於身體虛弱、消化不良的人來說,最好還是趁熱吃,腸胃比較省力,消化吸收率比較高,若是烹調后再放涼了吃,就不容易消化,給消化系統帶來很大負擔﹔對於消化能力好,身體肥胖,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吃一些放涼的米飯,增加其中的“抗性澱粉”,能延緩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上升,還能改善腸道菌群,有益無害。米飯中加椰子油可能會導致攝入過多的脂肪和熱量,對健康反而不利。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單靠吃某一種食物並不能達到防癌目的,平衡膳食才是,做到“兩高一低”: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脂肪。維生素主要來自新鮮果蔬,纖維素存在於果蔬和粗糧中,控制脂肪應少吃豬、牛、羊等紅肉,用雞、魚等白肉替代。在這個基礎上,還要盡量保証飲食多樣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egarever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