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別鬼扯】 ---「麵粉白白 法令半套」

今天聯合報新聞表示,抽驗市售小包裝麵粉,證實確實摻雜了黃豆粉。然後啊,一堆地方的媽媽又再度崩潰,不斷咆哮:到底還有什麼鬼能吃啦???我們真的得先在此安撫一下地方的媽媽:

這不是食安事件,而是標示不實的問題。
麵粉添加黃豆粉,是為了讓麵粉更加白晰,還是能吃的啦。

雖說大家平日看到的麵粉都白白的,但多數人可能不知道,剛碾好的小麥粉其實呈現微黃色。新鮮的麵粉之所以呈現黃色,原因就在於裡面含有「類胡蘿蔔素」。

常言道,一白遮三醜。就如同鬼王喜歡白晰的嫩妹一樣,大家也都喜歡白白的。其實麵粉只要存放幾個月後,隨著類胡蘿蔔素自然氧化,就會漸漸轉白了。但讓麵粉存放幾個月,新鮮度就會下降。如果倉儲設備太爛,還會生蟲哩。所以麵粉業者會添加脫脂豆粉,利用大豆粉內的Lipoxygenase酵素,加快類胡蘿蔔素的氧化速度,而通常添加的比例約為1/1,000。而大家也別擔心,黃豆粉是很營養的玩意,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除非有人就偏偏要拿G改問題來說嘴)。

搞懂麵粉添加黃豆粉的緣由後,大家必定會問,那未來呢?未來當然是嚴格要求業者標示啊。不過,所有媒體都亂糟糟的,只會喊要求麵粉廠商做好確實標示,殊不知只要求麵粉廠根本是不夠的。

其實添加黃豆粉,是從上游的麵粉廠,一直到下游的包子饅頭店都會進行的添加動作。但台灣的法規很奇怪,食品法規只會管食品廠,卻未觸及餐飲業者。因此,依法令規定,麵粉廠若添加黃豆粉,就得清楚標示。但饅頭店自己在麵粉內添加黃豆粉,卻不用標示。所以整個法規所建構出的管理體系,其實是徹底斷裂的。

舉例來說,台北市著名的六張犁饅頭店,他們的饅頭在賣場、Costco上架時,必須嚴格遵守相關食品標示規定。但在自己的店販賣時,卻不用管這個問題。賣的明明是一樣的東西,大家買來吃下肚的也是同樣的東西,但對餐飲和對食品卻採取不同的標準,鬼友們會不會覺得很奇怪?

所以囉,麵粉添加黃豆粉這件事,真正暴露出的問題就在於:我們的食品衛生管理體系是大有問題的。當你的法令設計根本是斷裂時,即使上游的麵粉廠依規標示,但下游的包子饅頭店卻處於三不管的狀態。每當出事時,大家只會喊要嚴格執法,但相關法令都只是半套,就算執法程度達到一百趴,還是無法解決問題。

 

 

2015年11月10日11:40

市售麵粉不純!衛福部食藥署今證實日前接獲媒體訊息指包裝麵粉涉摻黃豆粉,該署抽驗市售9件小包裝麵粉後,今檢驗結果出爐,揪出弘大昌貿易的「登豐高筋麵粉」、日正食品的「南北坊中筋麵粉」摻入微量的黃豆粉,但外包裝卻未標示,已分別移交新北、南投衛生局約談業者,兩款標示違規產品即起下架改標,業者最重將面臨400萬元罰鍰。
 
《聯合報》委託成功大學抽驗9件小包裝麵粉,發現其中2件摻有1~2成的黃豆粉,並於日前將檢驗結果提供給食藥署,該署專門委員許朝凱今指,該署收到訊息後隨即展開麵粉抽驗,證實登豐高筋麵粉、南北坊中筋麵粉驗出極微量的黃豆DNA,其中登豐的麵粉由豐盟供應,查廠證實豐盟的麵粉包裝袋上有標示黃豆粉,但登豐包裝袋上卻沒標示,新北衛生局將儘速約談業者,若蓄意添加且未標示,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最重罰400萬元。
 
他說,日正生產的南北坊中筋麵粉其原料由台灣大、洽發食品提供,但都是未標示的散裝麵粉,南投衛生局將儘速調查,若證實是日正知情且未標示,依法可重罰400萬元。該署今將檢驗結果發文給各衛生局,即起令兩件問題麵粉下架改標。
 
許朝凱說,麵粉常用來製作包子、饅頭,添加黃豆粉目的是提高Q度、外觀顏色較白,但若添加太多黃豆粉,生產出來的包子、饅頭會有豆臭味,因此麵粉摻黃豆粉的比例通常很低,且研判不太可能是製程交叉污染,應是業者混摻所致。食藥署科長林旭陽說,檢驗結果證實這兩件問題麵粉中的黃豆粉比例,都遠低於1%。

許朝凱說,該署上半年曾稽查麵粉工廠,但當時的稽查重點是工廠環境、原料,這次發現有業者涉標示不實後,明年的麵粉稽查會將標示納入稽查重點。(蔡明樺/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egarever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